546355_438731669479455_1281484453_n  


20120519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只記錄第二階段)

單親家庭的女兒談戀愛:

如果說是單親家庭一路走來,自己會這麼勇敢的承受,而且又這麼關心女兒,一定是女兒是自己很大的寄託.


單親家庭的女孩的確在兩性或在擇偶上有時候會走一些辛苦的路.我們看過很多女孩子在看到父親有暴力,母親扮演一個比較溫柔的角色,這個時候她自己的內心也會很期待那種被愛、被照顧,這時候如果來一個比較父性權威的男朋友,有時候在這女孩子的內心會感覺好像找到一個新爸爸.也許他們的年齡沒有差很遠,並不說要交往跟父親年齡相彷的人才會有那種跟爸爸交往的感覺,有時候甚至跟年紀比自己小的男生交往也會有那種爸爸的感覺,那是一種個性.

所以這樣的女孩找到一個個性比較強勢、比較有控制欲的男人,在熱戀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被需要、很被保護、自己是很重要的,那熱情可能會很強.但是,慢慢的在相處久了,熱情比較淡了之後就會面對說是不是這個控制欲強的人會像壞的(喜歡暴力掌控)父親??我希望他不會有肢體的暴力,但可能會有情緒或言語這樣的東西,這個是非常有可能.

可是站在一個心理發展的立場,如果孩子她選擇了一個不太適合的對象,你不讓她走這一遭,他一輩子也不會懂的.我反而覺得如果去擔憂或延後她談戀愛的時間,如果現在就做好準備,就是跟她一起面對風風雨雨,看清一切,做好成長的準備.因為我們如果不讓這個女兒談戀愛,她並不會說就從此專心唸書、專心工作、自然成長,以後談戀愛就變的比較成熟,然後選了對的對象,並不會如此的.她反而在談戀愛這點上面,沒有機會去嘗試、沒有機會去更正,萬一她在適婚年齡或很急迫要找對象的時候才開始嘗試,她有可能一樣找一個很強勢,甚至有控制欲的男人,然後第二年就跟他結婚了.可是她現在開始談戀愛,她有很多很多摸索的機會,兩個人真的不適合要分開,對方也還年輕,都比較有轉圜的空間.

所以這一點我們在校園輔導的時候,會鼓勵爸媽說,其實你們都了解小孩、知道小孩的弱點在哪裡、你知道他的對象會有什麼問題,可是不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走,要靠用『講』的跟他開示說談這個戀愛會很辛苦多於幸福,小孩子會更想去談這個戀愛,所以這在個過程中可能要陪這位媽媽多做一些準備:

1)當小孩談這個戀愛談到最後都是自己在委曲求全的時候,媽媽可以示範給他看說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無奈,有些人不管怎麼委曲求全,因為兩個個性不適合,可能事被功半.那有些人可能個性比較合適,你不用那麼委曲求全就可以兩個人彼此都很滿足,那這牽涉到一個很根本的問題『不曉得這位媽媽在感情上有沒有寄託?或者說有沒有走出前段婚姻的陰影?』

2)或許女兒最需要媽媽給的示範跟禮物是媽媽能夠找到一個相知相惜的伴侶,那當然這不是隨處可得,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可是媽媽如果能夠存有一個希望,甚至讓小孩看到說並沒有因為那樣的陰影就認為是我的命定,我可以很開放的等待我生命中是不是有更好的伴侶出現,而這一次我相信我可以做著我自己,然後得到對方的尊重,女兒的傷痕就慢慢的會被改變,女兒就會看到『我媽媽都很做自己,她的伴侶都是很尊敬她的,我也要這樣的伴侶』.

那如果媽媽以前是讓小孩看到媽媽受了很多的苦,小孩子會很難想像不受苦就可以得到關係嗎?

有時候父母親自己以身作則所展現出來的力量跟希望才是真正能夠影響小孩跟幫助小孩的,所以在這過程中不管孩子怎麼樣,我們要抱持兩個希望:

1)希望媽媽可以做自己,也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愛,這樣才能夠讓女兒也相信

2)希望這個小孩能夠被妳看到,被妳相信也許她有很好的潛力,也許她很年輕開始談戀愛,她也許找錯了人,可是她可以改善,下一次她會知道更好、更知道如何做選擇,給她自己一點探索的機會,但是隨時準備好要幫忙她,在她受傷的時候.

**********************************************

關於讚美(按讚):

在英國的時候,看到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隨時都在對小孩做的事說"well done!".有一次,看到一個爸爸跟小孩,小孩的冰淇淋整球掉到地方,小孩還把那球冰淇淋踩一踩.爸爸一開始看到很生氣,可是轉頭又看到身邊很多人,爸爸馬上改口說:『你是在畫畫嗎? 嗯~幹的好,你在畫什麼?畫愛心嗎?』

這小孩其實有點困惑,我們在旁邊看了都三條線.也許小孩心裡在懷疑爸爸是哪裡有問題?這哪裡是畫畫?

這種什麼都說好(按讚)的態度,對於小小孩來說也許是ok,萬一你的小孩到了18歲時很明顯對你做了很反叛的行為時候,你還跟他講說:『喔!你寫這封信來罵爸爸是來探索如何反叛權威,所以以後你可能可以成為政治上的領袖。好!幹的好,爸爸喜歡你辱罵我。』如果你是這樣子的話,那可能你是在表現逃避小孩子對你的敵意.所以這樣的開放在某種程度上,小孩子會覺得非常非常的受汙辱.

臉書好像是一個讓大家密切連結的管道,可是這個連結是多麼的空泛跟薄弱.當你在臉書上寫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許有人安慰,可是那個安慰有真正在了解你嗎?還是只是藉由一個很傷心的人的空間來講一些自己對人生的想法?

不要什麼都給人家按讚,就像那個爸爸看到小孩的冰淇淋掉了還,以一個兒童心理發展學家,我走在小孩後面都會覺得有這小孩有挫折感,他有可能因為感覺統合不好所以拿不穩那個冰淇淋,冰淇淋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東西,可是這時他的冰淇淋掉了,這時候是挫折,小孩仰望著爸爸,爸爸還跟他說『幹的好!讚』.就像18歲的游姓男子在臉書上心情很挫折的說他要自殺,然後還有朋友給他按讚.

很堆人就是一輩子給人家亂按讚,小孩不管做什麼,大人都給他按讚,所以他就不用去教導、不用跟小孩有衝突.很多父母會跟我說不要去給小孩意見,現在小孩會打大人,還有老師也這麼說.

我覺得現在最麻煩的是家裡面沒有一個適當的管教習慣,所以小孩子累積很多問題到學校以後通通要仰望老師去管教.可是,如果在家裡面父母永遠都按讚,所有的行為老師要去糾正,老師也會怕呀!就我有做老師的朋友,學生會威脅他說:『等一下下課你試試看』,那變成老師也要去討好學生.當社會只在討好孩童、少前的時候,到底正確的道理要從哪裡來?

我是非常反對用權威的方式去講,可是我們能不能夠有這麼擔當說你要去教導某些事情的時候,你要找方法沒錯,可是這個方法的過程當中一定也包含著某種令人討厭、囉嗦的責任要去扛.

*****************************************
小孩無法進入社會:

在一個家庭裡面如果有一個孩子他沒有辦法勝任社會的挑戰,他沒有辦法獨立起來,通常我們會回到整個家庭的結構去看.如果說這個小孩今天沒有家庭的後援,他必須去面對生存的時候,通常他就會想盡辦法的去工作,不然他就會滅亡或是沒有辦法存活.

但是,通常『家』一定不會容許一個人倒下去,所以我們會有所謂『支援』的作用,可是在支援的時候,家裡的人就會分擔不同的角色.一定會有一個人出來供給這個失業的人生活所需,例如給他錢、給他照顧,然後扮演體諒他的角色.但,扮演這樣的角色,其他家中的人會看到這樣下去好嗎?會有一種危及存亡的感覺,所以就會有人出來講說:『不要太溺愛他,要鼓勵他出去工作,要輔導他就業。』

於是這裡面會形成一種家庭的張力,可是在這個家庭的張力當中,這個角色他無形中會受到更大的壓力,雖然他不說、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可是他有時候會感覺到因為自己與家人之間有某些意見不同或某些衝突,所以他其實會更難去嘗試.所以可以想像如果他今天去嘗試一個新的工作,萬一還是不行的話,他回來要怎麼辦?回來的時候媽媽可能會說:『就不要再叫他去嘗試了,他試過了就是不行。』那這時姐姐可能會很生氣的說:『妳就是這樣,所以他才沒有機會破斧沉舟的去嘗試。』

如果他要待在家裡都不出去已經是一個既定的局面,任何新的嘗試都可能會再擾動這個平衡,所以在壓力大的時候,人會傾向保守、傾向不往前進.在處理這樣子的問題的時候,通常一個治療師會先去建議說去看這個家庭的需求面,如果家人能夠容忍一個男孩子不出去工作,我想也許經濟上媽媽也覺得多張口吃飯還過的去,甚至有一些很無形的感覺,就是說如果他不出去,這個人也永遠是個兒子、永遠是個孩子,他可能就是沒有很多獨立的能力,某種程度上他也扮演著所謂『家庭留駐者』,有些家庭最後會留下一個出不去的孩子,那父母親跟家人在有意無意的在一個平衡當中,所以家裡還有一個孩子在,沒有走光光.

當然一個個人的發展來講,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全的關係,可是我們要考慮到父母家人彼此都有一種內在復雜的感受,所以最後沒有把這個人推出去.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書有一句話『如果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能尊重他,照顧和責任如果不以了解做為導引就是盲目的,而了解不以關懷為動機則是空虛的。』

如果我們想要照顧小孩,或者說我們有做父母的責任或者做為一個引導者的責任,我們都要以了解來做為導引,而不是灌輸他我們認為對的事情.我們是充分了解他,然後提供他根據我們的智慧知道他會需要跟有用的東西.那他可能也慢慢會感覺到.因為只有了解一個人的需求,我們才有辦法照顧.

『了解』的態度是你提供東西之前必備的,這也是在親子甚至與人相處當中最困難的一點.要『給』很容易,要打開自己的頻道聽到別人要什麼,甚至去理解怎麼有人想要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那種東西才叫真正的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