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20140315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與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聊著作《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 ◎媽媽:你不要再上網了,現在應該要寫功課,不然等一下又睡不著。 小孩:妳自己是不是今天沒有完成的事情,所以妳在我的時間裡面看到妳自己的焦慮? (.....媽媽大爆走。) 小孩:妳應該要冷靜30分鐘,我們過30分鐘後再談,這是學校EQ課教我們的。 媽媽去弄清楚學校的EQ課都在上什麼:1)教自己的情緒管理、觀察自己的情緒、冷靜30分鐘 2)當爸媽對你無理的發情緒的時候,你要知道爸媽沒有上過EQ課。 ◎生活有一定要面對的失落或殘酷,所以爸媽如果要完全去幫助小孩維持一種完美的假象,其實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也會產生真正的情緒沒有被碰觸、真正被面對到。 孩子知道了失落才會難過,失落代表了孩子有主體的概念,所以父母應該感到欣慰,您養的孩子已經順利的長出翅膀,翅膀就是擁有東西與失去東西的概念。 當父母可以支持孩子的失落、刺激孩子的思考,孩子就能夠進一步的從失落事件去學習責任感。(例如玩具壞了,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玩具壞了你很難過。」) ◎對陌生人的友善衝動(接觸陌生人的動機)反應了孩子和主要照顧者的關係。如果孩子跟照顧者的關係很平淡,那他對於接觸陌生人的動機就會很平淡。 ◎不要跟孩子說的話或做的事: 1.不要因為小孩不理陌生人或不跟陌生人打招呼就處罰他。(這是安全感的問題,如果再處罰就更沒安全感了) 2.「你這樣讓我很丟臉。」「你這樣讓媽媽很傷心、很失望,媽媽平常是這樣教你的嗎?」「媽媽認為你是最好的小孩,你一定願意把玩具分給他。」「你這樣做,你就不是我的小孩喔!」 孩子會覺得你的關注不在他身上,大人關心的是自己的面子,並不是真的為孩子好而要孩子變成如何如何。這時候,很多孩子是要到青少年18歲以後去反叛這一點,可是18歲以前這一點是很受傷的。 小孩子當然不會了解這叫『自戀』,可是我們從專業立場看會說這是父母的自戀需求,所以小孩是父母的自戀延伸,小孩不夠好,父母是會丟臉的。而這個東西父母把憤怒發洩在小孩身上,這完全是對一個無辜的孩子的一種攻擊。 小孩並不懂這點,他也不會告訴大人,他就覺得他自己好糟。 可是大人如果已經講了,也覺察到不該這樣講,就是把孩子叫過來大家一起討論,孩子有權利了解母親內心的困難。可以對孩子說:「我不是個完美的父母,我對你還是有人的期待,我沒有那麼超然。」這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到當他自己也做了讓自己很後悔的事的時候,孩子不需要去勉強自己。 在這樣跟孩子溝通當中,父母其實必須很坦承的告訴孩子說:「我承認我有私心。」但是這私心裡面又不是說不在意孩子,那裡面是出於對孩子很大的愛,愛到我又覺得你的好我也會跟著好、你的壞我也會跟著擔心。這裡面我有自己也有你,但這也是我們兩個連結的部份。 這個東西如果父母親能夠承認的話,小孩子才有機會慢慢的成長,他不會很小就懂,但是這個一再誠實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成長當中一個很大的傷害是我們周圍的人包括小時候的父母,長大後的伴侶、朋友、上司、同事,周遭的人不承認他們對我們有私心或是要求,然後好像他們一切都是超然的,這種東西就是會讓人很憤怒。 3.小孩跟別的小孩起衝突怎麼辦? 學校生活是將來社會或職場的縮影,如果用這個角度去看的話就會發現小孩要理解到『別人不是都會喜歡自己或是自己跟別人一定不會每個都處的好』。 最擔心的就是聽到媽媽跟小孩說:「你說他不喜歡你嗎?那你一定是有不夠好的地方,如果你夠好的話怎麼會有人不喜歡你?來跟媽媽說你跟他是有什麼問題呢,你要去思考那個小朋友想要什麼,那個小朋友喜歡玩具,我們去買玩具送給他。」 Pic:http://www.kjp.med.uni-muenchen.de/forschung/emotion.php 」
20140315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與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聊著作《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

◎媽媽:你不要再上網了,現在應該要寫功課,不然等一下又睡不著。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20140510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1.存在與空間 2.母親節】 ※空間: 人因為恐懼而沒有辦法去處理差異,可是事實上又彼此需要,例如外籍移工的存在與空間的區隔。 沒有人去思考或去挑戰真正應該要改變的東西,像貧窮或社會上的策略。 ※母親節: 導讀魅力雜誌五月號內文『媽媽,謝謝妳讓我可以跟妳不一樣。』 其實很多人都接受了母親的滋養,但是跟母親也有很多的糾結。為什麼人長大了以後會跟媽媽有那麼多的糾節?其實我們都非常非常渴望母愛,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希望跟母親能夠更靠近。 那這篇『媽媽,謝謝妳讓我可以跟妳不一樣』裡面隱含了: 1)母親不把自己未完的願望投注在孩子身上。可以給孩子無條件的支持,讓小孩去發展自己想做的事(當然不是做壞事或做傷害的事)。可是母親能夠認知道不要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去要求小孩。 2)另外一個想到互補的話是『媽媽,謝謝妳讓我可以跟妳一樣』我覺得這又是另外一個角度,雖然它的原則是差不多的。 我聽到很多例子,母親們其實是過著很傳統的、為家庭犧牲奉獻的生活,這或許跟某些會比較出來發表言論的母親不一樣,如果我們看雜誌、談話性節目...等等,比較有成就的一些女性她們自己可能非常有自信,所以能夠為小孩做的最好的就是能夠給小孩很大的啟發,但是不會逼迫小孩的成就要跟自己一樣高,例如一位學術地位很高的女教授她可以允許她的小孩可以不繼續升學然後做一個藝術家,那這小孩子有一天覺得自己非常踏實快樂的說:「媽媽,謝謝妳沒有逼迫我跟妳一樣一定要成名成功,但是我做自己我很開心。」 不過有另外一種媽媽因為自己被不滿足,她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她其實是不準女兒跟自己一樣。最近聽到的一個例子是有一位媽媽自從結婚之後就棄了工作,因為她不斷的生小孩總共生了六、七個孩子,丈夫婆家都非常的傳統,她雖然有大學的學歷也曾經當過像會計方面的工作,可是婆家卻跟她說:「妳小孩若不能帶好,做什麼工作都是其次、都是不好的。」所以她還蠻悶的過了一輩子。 有一天,女兒大學畢業談戀愛了,跑回家跟媽媽說:「我想早一點結婚、早一點生小孩,像媽媽妳這樣。」媽媽就非常非常的憤怒說:「我栽培妳到這樣子,是要妳再唸研究所、再出國進修唸博士的,妳怎麼可以走我這條路?我的苦跟這種限制,我的人生都沒有什麼意義,妳看不出來嗎?」於是媽媽要女兒跟未婚夫先分開,然後一直督促女兒要去考研究所儲備未來工作的競爭力。 結果女兒就蠻失望難過的覺得她其實是很肯定媽媽的,媽媽給家的東西是非常非常溫暖的,當她的小孩非常非常的棒,女兒就是想發展媽媽這樣的母性,在女兒心裡面女人最棒的路就是媽媽的路,可是沒想到媽媽對自己的評價是非常低的,所以她非常受不了女兒會跟她一樣的犧牲,因為她非常的愛女兒。 後來女兒就未婚懷孕了,她想生下這個小孩,可是媽媽居然不要她生下這小孩,最後女兒當然也沒生小孩,但是她也不想去唸研究所了。最後母女的感情也在很多波折當中就無疾而終,後來女兒覺得非常的失落。 有一次有機會跟她們母女相談,其實我很想告訴那位母親的是:「也許妳受了很多很多的苦,但是妳做了很多很棒的事情,女兒是那麼的肯定妳,妳要不要相信女兒對妳的肯定?相信女兒可以跟妳做一樣的事,但是有妳的愛她會做的更好,妳可以放心。」 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與孩子們!! Pic:http://www.ja-pics.net/images/full/35/61097ebcd70.png 」

20140510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1.存在與空間 2.母親節】

※空間: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朋友從小一直這樣跟媽媽相處上來,所以小朋友其實他會去感覺如果他不照妳的意思做的話,最可怕會怎麼樣?然後照妳的意思的話,最好的獎賞會是什麼?如果說妳這兩個之間不夠遠的話,小孩子就會覺得都一樣。所以基本上妳在這「獎勵」跟「懲罰」中間的距離差別要很大。

那要很大的方式就是媽媽要保持一個距離感,要有一個空間。不是說媽媽不要理小孩的距離感,而是比如說媽媽在教小孩寫功課(比如說寫ㄕㄢ),每一個細節她那個錯誤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媽媽就在糾正了,那這個當然牽涉到前因後果,也許妳要讓她真的照那樣寫,然後寫過一次之後她真的發生什麼後果、去學校被老師懲罰、或者說她考試不會、或者她要唸拼音拼不出來的時候,她自己感到羞愧或什麼,回到家後她很明確的知道有這樣子的後果,媽媽再去訂正或是加強說『如果妳繼續這樣做,妳明天或下次,妳又會在全班同學面前丟臉,那妳要不要?』就是要用這種小孩子可以理解、思考的東西。

在小孩
子都還沒有跌倒之前就跟她說妳那樣子會跌倒,然後小孩子她就永遠沒痛過,所以她其實是不知道。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爸爸有什麼難的?就是請、謝謝、對不起,還要讓外人看得起,小孩最需要的是父親讓外人看得起.父親不能像媽媽一樣只是任勞任怨或可憐,大家不見得買單.父親要用來讓外面的人看得起,因為這是我們社會的問題,我們會覺得應該這樣.可是實際上我們會有一種你的父親如果讓人看不起,你們全部日子都很難過.所以父親如果沒有讓人看得起,他就沒有替這個家撐起一個東西,他要回來罵小孩,小孩就垮了.(2011年8月5日叫父親太沉重?解不開的親子仇恨)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爭論教養問題背後的心理因素:

一般的男人會覺得說很難去講這樣的東西(案例:老婆發甜食給小朋友,發到老公那邊就沒有了),因為講這樣的東西如果老婆還是不注意的話,自己會覺得更加的受傷。所以其實是已經受傷了以後,更不願意講自己受傷,所以就一直累積下來。

很多的男人都有這樣子的痛苦跟困擾.我甚至有聽過一些夫妻他們告訴我說生孩子之後,老公一天到晚都夢到被拋棄在荒郊野外。還有另一個case,就是一個爸爸說自從老婆生完小孩之後,他就不斷的夢到說遊覽車把他丟下來,然後他一個人一邊咬著冰棒的木棍,然後一直跟車子說等我等我,他敘述這個夢敘述的很淒涼.他本來還想說是不是吃冰棒吃太久,所以遊覽車跑掉,可是不是啊,他說他都沒有嘗到冰棒的味道.然後他說:『對!就是這樣,我老婆跟小孩吃完冰棒或其他東西之後,垃圾就丟給我』所以這個夢完全反應了他在婚姻裡面的感覺。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成紙鈔癖的潛藏因素:
(就是寧可抱一堆硬幣去用,也捨不得用紙鈔)

其實小孩子的敏感度有時候超過我們的想像,如果他會一直想要把銅板花掉而不用紙鈔的話,其實通常他有一種感覺好像是把那一缸的東西掏出來或用掉的話是可以消除某些張力的。
顯然那一缸東西(存硬幣的青花瓷),可能在很多你們家庭裡面,無意中的互動或夫妻之間對於那樣子擺東西的想法,總而言之在幼小的心靈裡面,他有感覺到那裡有一種張力。(爸爸告訴小孩說要用錢就去那一缸裡面拿,而媽媽是很會理財與計帳)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分飾黑白臉是被孩子分化的:

其實比較古典的理論都認為爸爸媽媽是一個黑一個白或兩極化造成小孩性格上面會有分裂,或者說會比較親近那個比較好的人。

不過比較新的一些育兒研究,發現其實無辜的爸媽是被小孩分化的.也就是說,小孩有他心理成長的需求,他會去分化他周圍的大人,每個小孩分化的天性不一樣.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學鋼琴沒學成,長大後遺憾:

其實如果當時媽媽一直強迫你學鋼琴的話,你現在人格不曉得會扭曲到什麼程度?你現在是健全的人,現在你應該只是想彈鋼琴而已,你現在遺憾的只是『鋼琴』這一件小事,可是如果在你整個人格成長那個點你媽媽不放鬆的話,你可能扭曲掉的是整個對人的信任、敵意或者是安全感整個問題。

所以你現在遺憾的算很小的。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妻之間如何分配教養工作:

很感謝爸媽們在這集講出了很有趣的內容。

爸爸讓女兒玩吊單槓這些比較偏向男生的運動,其實這是現在最推薦的教育方法,就是『無性別的教育』。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隔代教養對小孩心靈會造成何種影響?

大家在小時候基本上還是期待人應該是被爸爸媽媽養的,可是現在其實有一點比較鬆動,現在年輕人如果一坨聚在一起,每一個都是阿公阿嬤帶的話,那就變成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況。

可是在大家的成長過程裡頭,本身阿公阿嬤好不好是第二個原素,第一個原素是光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就會讓大家覺得失落跟丟臉,所以包括來學校的不是爸爸媽媽,本身就有丟臉的感覺,那個跟阿公阿嬤疼不疼你無關,而是爸媽不在身邊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其實媽媽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好好地唸小孩,這個是所有媽媽的責任。

但是其實媽媽唸小孩可以分成兩大類的唸法:

1)良性的唸法:

人妻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